在古老的临安城中,有一条繁华的街道,街道两旁商铺林立,人声鼎沸。在这条街道的最北端,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,那是高员外的家。高员外,名高义,是临安城中赫赫有名的大善人,他不仅家财万贯,更以乐善好施、济世救民而闻名遐迩。
每日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满临安城,高员外便会身着朴素的长袍,手持一把雕花木扇,缓缓走出府邸。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,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阴霾。高员外喜欢漫步在街头巷尾,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。
这天,高员外走到城南门时,发现一群衣衫褴褛、面黄肌瘦的乞丐围坐在一起,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。高员外心中一酸,立刻上前询问情况。原来,这些乞丐都是从外地逃难至此,因为连日来的饥荒,他们已经多日未进食,眼看就要饿死在街头。
高员外闻言,立刻从袖中掏出几锭银子,吩咐身边的仆人去买来米粮和衣物,分发给这些乞丐。乞丐们感激涕零,纷纷跪倒在地,高呼“高员外大恩大德,永生难忘”。高员外则微笑着扶起他们,说:“人皆有难时,相互帮助是应该的。”
这样的场景,在临安城中屡见不鲜。无论是灾荒之年,还是瘟疫肆虐,高员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,慷慨解囊,救助百姓。因此,他在城中享有极高的声望,人们都尊称他为“高善人”。
然而,就在高员外白日里行善积德的同时,一个关于他的诡异传言却在城中悄然流传。有人说,每当夜幕降临,高员外就会换上一身黑衣,蒙面而出,行踪诡秘。更有甚者,声称曾在深夜的荒野中,见到过高员外与一群同样身着黑衣的人,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。
这些传言起初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,毕竟高员外白日的善行有目共睹,谁也不会相信他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传言越来越盛,甚至有人说,那些与高员外一同出现的黑衣人,其实是妖怪所化,而高员外,则与他们有着不可告人的交易。
一日,一位名叫李三的年轻书生,因家道中落,流落至临安城。他听闻高员外的善名,便决定前往求助。李三来到高府,向高员外说明了自己的境遇,并请求他能帮助自己重振家业。高员外听后,爽快地答应了,不仅给了李三一笔银两,还为他介绍了一份在书院教书的差事。
李三对高员外感激不尽,决定留在临安城,报答他的恩情。然而,就在李三入住高府后不久,他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。
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李三因失眠而在府中漫步。突然,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,从高员外的书房传出。李三好奇之下,悄悄跟了上去。只见高员外换上一身黑衣,蒙上面纱,匆匆离开了府邸。
李三心中一惊,难道传言是真的?他决定跟踪高员外,一探究竟。高员外穿过几条偏僻的小巷,来到了一片荒废的墓地。此时,几个同样身着黑衣的人已经等在那里,他们见到高员外,立刻围了上来,开始进行一些奇怪的仪式。
李三躲在远处,借着月光,隐约看到那些黑衣人似乎并不是人类,他们的身形扭曲,面容狰狞,仿佛是某种妖怪。而高员外,则在其中扮演着某种重要的角色,他口中念念有词,似乎在与那些妖怪进行着交易。
李三越看越心惊,他不敢相信,那个白日里慈悲为怀的高员外,竟然会在夜晚与妖怪为伍。他强忍住内心的恐惧,悄悄离开了墓地,回到府中。
次日清晨,李三找到高员外,试探性地问起昨晚的事情。高员外闻言,脸色一变,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,他说:“你看到的,只是我为了救助更多人而不得不做的一些牺牲。那些妖怪,其实是我早年救助过的生灵,他们感激我,愿意在关键时刻帮助我。而我,则利用他们的力量,去救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。”
李三听后,半信半疑。他决定深入调查,揭开这个谜团。经过一番努力,他终于得知,原来高员外早年曾救过一只受伤的妖狐,妖狐为了报恩,便答应在关键时刻帮助高员外。而高员外,则利用妖狐的力量,在夜晚进行一些秘密的救助行动,帮助那些白日里无法顾及的人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高员外渐渐沉迷于这种力量带来的快感,他开始与更多的妖怪交易,甚至不惜牺牲一些无辜的人来换取更大的力量。他的行为,已经违背了初衷,变得人面兽心。
李三得知真相后,决定揭露高员外的罪行。他联合了几位同样对高员外行为不满的士绅,一起向官府举报。经过一番调查,官府终于查清了高员外的罪行,将他绳之以法。
高员外被捕后,悔恨不已。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并请求得到救赎。然而,他所犯下的罪行已经无法挽回,他只能接受法律的制裁。
临刑前,高员外对李三说:“我本以为,利用妖怪的力量可以帮助更多的人,却没想到,最终却陷入了罪恶的深渊。我希望,你能将我的故事告诉世人,让他们明白,真正的善行,是不需要任何交换的。只有心怀慈悲,才能真正地济世救民。”
李三含泪点头,他记住了高员外的遗言,并将这个故事传遍了临安城。
从此,人们更加珍惜那些真正无私奉献的善人,而高员外的名字,则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教训。
故事总结:讲述了临安城大善人高员外白日行善、救助乞丐,却在夜晚与妖怪交易,最终陷入罪恶深渊的故事。高员外原本以乐善好施著称,却因贪婪和私欲,与妖怪为伍,进行秘密交易,违背了初衷。年轻书生李三揭露了他的罪行,高员外最终受到法律制裁。临终前,他悔悟并告诫世人,真正的善行无需交换,心怀慈悲方能济世救民。此故事警示人们,善行应出自真心,不可为私欲所驱,否则终将自食恶果。